靈感來自
現世代正提倡「共融社會」,不難看見社區內增設了一些設施是為了輔助有需要人士,例如:無障礙通道 (加設升降機及斜道)、引路徑、交通燈輔助器等。除了社區的各項硬件設施,一群小學生又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共融社區呢?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透過對於受眾的了解和不同相關團體的分享,我們發現對於視障人士來說,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和娛樂也有很大的挑戰或沒有針對他們作為用家的需要。我們希望先從飲食和視覺娛樂入手: 製作點字餐牌和口述影像,讓視障人士跟我們一樣可以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我們意識到坊間有不同團體已嘗試就著這些目標和範疇作出了不少的努力。這些團體有豐富的資源和經驗,讓我們認清如何有效地踏出「第一步」— 從用家角度出發,以同理心設計切合的產品和服務。
為達成我們製作製作點子餐牌和口述影像的目標,我們一起學習點字和盲文的基本原理、口述影像的要訣,並邀請了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的人員跟我們作分享和交流。這一切使得我們更虛心、更深入地了解視障人士的需要。
我們遇到的挑戰
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的計劃也要適應這個「新常態」。雖然我們要把點字餐牌的計劃暫時放下,但同時也讓我們有機會探索製作口述影像的可能性,令我們繼續以不同方式為我們的受眾想點子!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為達成我們的目標,我們需要:
點字餐牌
- 熱心的餐廳
- 餐牌設計師
- 攝影師
- 打印服務
口述影像
- 錄音器材
- 短片資源
我們是誰
我們是「漆黑的色彩」,一班天虹小學的學生和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