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
還記得11月那一場大雨,在學校上課時,突然間聽到學校廣播,「現正懸掛黑色暴雨警告,所有學生必須留在安全地方,直至家長到校才可以離開學校.......」。那天四周圍都下起大雨,到處水浸,連車都無法往前行,乘客只好步行回家。幸好學校離家不遠,很快就能回到我的蝸居了。
但社會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避過這次的暴風雨,透過新聞報道知道無家者在颱風下是多麼狼狽,從相片中看得出無家者的無力感,每天受着周遭事物的影響,過著漂泊流離的生活,令我們更想為他們改善生活環境。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雖然政府在暴雨下會開放一些庇護中心讓無家者暫時入住,但大多數的無家者都不會入住。由於這些庇護中心的地點比較偏遠,他們未能徒步前往庇護中心。此外,入住庇護中心需遵守規則,無家者的家當會被沒收,無法取回,故此無家者都不會入住。
我們希望可以幫助無家者,為他們提供多一個選擇,為他們製造一個智能「蝸居」,改善居住環境及衛生情況。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首先要了解無家者生活環境及需要,透過網上搜集資料,但發現資訊不多及不全面,所以我們參與了由DreamStarter舉辦的一個訪問會議,對象是一個曾經做過無家者的人,讓他向我們分享從前的生活,的確令我們更加了解無家者的生活及需要。
接着我們要為無家者度身訂造一個屬於他們的智能「蝸居」的模型,希望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舒適的家。
我們遇到的挑戰
- 沒有經費製作模型 ( Home)
- 沒有製作太陽能板的經驗及物資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 模型:紙皮、紙盒、太陽能板發電(風扇、燈)、膠板、消毒機
- 人力:懂得安裝太陽能板發電的專員
我們是誰
第二排: 林一正 羅樂庭 唐思欣 李雅萱 廖源
第一排: 葉竣灝 趙柏臻 徐考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