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究顯示,七十歲或以上的人士中,有近9%患上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症,而患病率亦會隨年齡增加。雖然認知障礙症患者多屬年長人士,但其實六十五歲以下的人士也有可能患上「早發性認知障礙症」。若患上認知障礙症,除了記憶力下降之外,其他認知功能如理解能力、判斷力、語言能力等都會岀現明顯退步,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或漸漸需要他人協助和照顧。
懷疑患上認知障礙症,我們即時的反應可能是害怕,害怕漸漸「失去」自己、「失去」至親,這是可以理解的。幸好,愈早發現並配合合適的診治和訓練,研究證明是有助延緩認知能力的衰退,並且保持生活的質素。
靈感來自
對着時常忘記東西的同學,大家可能會說:「你患了少年痴呆症?」雖然這是句說笑話,但如果你的身邊人真的患上認知認知障礙症(俗稱老人痴呆)便真的有如晴天霹靂。大家早前有看過《十月初五的月光》中的Q姨患上認知障礙症的苦況嗎?有見及此,我們NB組想了一些小遊戲供長者參考,預防患上或過早患上認知障礙症。
解決什麼社會問題
認知障礙症是一個迅速加劇的公共衞生問題,每年有近一千萬宗新增病例,影響全球近五千萬人,預計至2030年,患者人數將增加兩倍至超過一億五千萬人,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費用及醫療開支同時為患者家人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雖然隨着年齡增長,大腦少不免會退化,但研究證明透過遊戲訓練是有效提升大腦的功能,預防退化。
我們如何由0到1開始
認知障礙症依症狀嚴重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及重度失智,未發病前的預防及早期診斷為認知障礙症的照顧重點。遊戲可作為評估及治療的工具,期望經由容易取得、容易操的遊戲,讓認知障礙症病患及照顧者能以更輕鬆愉悅的方式面對治療,將治療融入生活休閒中,當治療不再只是治療,能增強參與動機,達到較優化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我們會利用YOUTUBE製作短片,讓更多人認識相關遊戲,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的效果。
我們遇到的挑戰
我們原本想親身到安老院舍、老人院介紹相關遊戲,但因應目前疫情嚴重,老人院舍不對外開放,所以我們才想到利用YOUTUBE製作短片,但由於現在確診人數過萬,我們不可集合起來拍片。此外,我們又不太懂拍攝YOUTUBE短片和有關剪接的技巧,所以我們要看更多的片段學習。
需要的資源及人力
1. 教導拍攝YOUTUBE片的技巧
2. 教導剪接YOUTUBE片的技巧
我們是誰
我們來自嗇色園主辦可信學校
NB組員:方南、季凌雨、林羽茜、劉子羚、MOMINA、秦梓洋、石皓、TAKJOT、 謝紀軒、楊念煜、卓泳萱、宋凱琪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