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piration came from
蝴蝶邨及兆山苑的背景
蝴蝶邨是位於新界屯門的一個公共屋邨。於1983年開始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是香港採用梯級型大廈的公共屋邨。邨內所有單位設計及面積完全相同,住戶以2-3人家庭為主,所有單位的面積均為24.93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住戶數達約5,200個。
兆山苑是香港新界屯門區的居屋屋苑,位處於湖景邨以及蝴蝶邨北面,整個屋苑共有十二座樓宇,於1983年落成。屋苑原為蝴蝶邨發展計劃的第五期,隨後獲選撥作居屋發售。
推行計劃的「助燃劑」
由於本校正位於兩個屋苑之間,亦是我們每天會經過的地方。而兩個屋苑早於1983年落成,屋邨設計相比現在較為舊式。我們發現邨內很多出入口地方都沒有行人路蓋覆蓋。因此,在下雨的時候,居民都需要自行攜帶雨傘出入屋邨,為居民帶來不便。
What social problems do you solve?
邨內居民需要共享雨傘
為了確實了解居民的需要,我們在區內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問卷調查。最後共收到78份問卷回應。當中有助我們推行共享雨傘計劃的發現如下:
1. 67.6%受訪者表示曾經遇到雨天時沒有帶雨傘而感到困擾。
2. 80.5%受訪者表示本村有需要推行共享雨傘。
3. 76.9%受訪者表示共享雨傘對個人而言會帶來幫助。
4. 93.5%受訪者表示如果有共享雨傘服務,會願意使用。
公民素質調查
除了詢問了有關對共享雨傘的看法外,我們還為本邨居民進行公民素質調查,受訪者為自己是一個公民素質的人進行評分,10分為最高分, 1分為最低分。結果發現給予自己1-3分的受訪者有6.4%;4-6分有18%;7-10分有75.7%。可見本村居民均認為自己有較高的公民素質。
How do we start from 0 to 1
大家「遮」共享計劃規劃流程:
第一步:在區內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居民對計劃的意見。
第二步:收集區內居民舊雨傘和雨傘回收架。
第三步:製作不同的宣傳物品,在邨內進行宣傳。
第四步:製作QR code,並張貼在雨傘上,讓用家可以透過掃描QR code,尋找區內回收共享雨傘的地點。
第五步:在區內放置共享雨傘及雨傘回收架。
第六步:進行第一階段共享雨傘計劃,並在村內進行宣傳。
第七步:再次在邨內進行問卷調查,收集計劃成效。
第八步:檢討及優化計劃內容。
第九步:進行第二階段共享雨傘計劃。
第十步:反思計劃成效,並為計劃進行總結。
使用共享雨傘的流程:
步驟一: 在邨內不同回收點取用共享雨傘。
步驟二: 使用過後,可利用智能電話掃描共享雨傘上的QR code,尋找回收點。
步驟三: 把共享雨傘放回不同的回收點,讓其他居民繼續使用。
The challenge we encountered
其他地區經驗:回收率下跌 阻礙計劃推行
共享雨傘計劃在其他國家一直有推行,但不同國家推行的成效不一。以中國內地為例,共享雨傘的回收率在計劃推行期間不斷下跌,令到共享雨傘在社區上的數量不斷減少,影響了整個計劃的進行。在這個例子我們同時反思到回收率的下跌,亦同時反映不同國家的公民素質。
計劃特色:公布整體回收率並暫停計劃 反思個人的公民素質
為了使計劃能順利進行,我們會定期公布整體回收點的回收率,並把回收率的數據將貼在雨傘回收桶內。當回收率跌至一定水平時,我們會暫停計劃一段時間。並在回收桶上張貼暫停的原因及提示居民歸還雨傘的告示。
我們實行這個措施目的是希望讓居民知道公共資源得來不易,若果我們不把公共資源據為己有,便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同時亦希望居民反思個人的公民素質是否足夠。
The resources we needed
- 海報、易拉架及宣傳單張印刷費用(約$5000)
- 雨傘回收架(40個)
- 雨傘(400把)
- Canva Pro 帳戶(1個)